2023年度第34屆國際護理研討會於阿布達比華麗舉行,今年主題是”透過研究和實證傳播連結全球護理”,跟隨著國際護理榮譽學會中華分會之周桂如理事長帶領與教授學者們一起前往參與盛會,藉由中華分會這次在會場擺設國際攤位,珍惜這份難得獨特的機遇給予我增廣見聞的機會,也藉由宣傳台灣拓開自我的全球視野。
氣候變遷‧研討議題
本次會議長達四天,首日大會分享全球性議題,氣候變遷造成環境改變全球生態呈現一個脆弱的狀態,在這危害極高的狀態下是當今需要積極面對及共同處理的一個重要全球議題,來自世界各國的護理精英們,透過說明討論與論文研究發表,也顯示護理在全球議題中佔居不可或缺的角色;根據 IPCC的說法,升溫超過 1.5 度可能會產生不可逆轉和無法彌補的後果,如:極端氣候、乾旱、洪水、熱浪、森林大火、病媒傳播等,導致全球數十億人的生活及健康受到影響,針對脆弱族群這方面,更容易造成損傷甚至死亡等情形,然而影響醫療護理在此部分是否做足因應的準備呢?這也不禁讓我延伸思索:護理為全人照護,在任何變動不安之下,在精神與心理層面必定受之影響,如何發揮精神衛生護理之專長結合相關議題因應是需優先考量。
在這全球必須共同面對的公共衛生議題下,各國醫療照護體系應對氣候變遷下的健康衝擊,紛紛提出具體的策略及行動;我國衛生福利部於2018年修訂「因應氣候變遷之健康衝擊政策白皮書」,希望透過政府推動減緩氣候變遷之策略,維護國人健康同時強化弱勢族群的保護及促進民眾的知識與應對氣候變遷的能力提升。護理為醫事人員最大類群,也是醫療照護與民眾溝通的第一線,增加氣候變遷調適議題是護理人員必要學習的課程,追隨健康促進及預防保健的發展,未來期許護理人員對氣候變遷知能提升,有效因應環境預防保健及災難護理,提出可行的措施及適當的照護,增進民眾健康調適能力。
鑒於Covid-19疫情全球肆虐,造成全球整體性災害影響,後疫情時代的復歸並不容易,因此公共衛生議題的重視與討論就顯得相當重要;此次研討會參與和其他之前參與有明顯成長與收穫,例如:擔任展場攤位的人員,向其他國家的與會人說明台灣在此議題中的作為與因應,並交流彼此意見和想法,此過程中克服了自己說英文的障礙,也很有自信地介紹自己國家-台灣醫療相關,讓世界看到台灣護理的專業和自信!在這國際盛會中雖然自我所有準備,但不免於小緊張,不過在護理界的先進和教授給我們鼓勵和打氣,頓時自信和士氣都增加不少,看著護理先進們努力讓台灣護理在世界光彩四射,期許自己不斷拓展學術視野,增強自我的國際化競爭力,並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繼續在國際護理的舞台閃耀不滅。

【擺設國際攤位之經驗-Sigma理事長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