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天空藍天白雲,微風徐徐~~
相約文化中心,來場午后的約會、訪談精神衛生護理學會盧美柔監事。
一試定終身 精神護理再深耕~~重要的選擇來自簡單的答案
自台北護專畢業後,於內、外科體系服務2年多,自覺自己於護理學識與實務的深度與廣度不足,選擇報考高醫護理系,同年也考上高考,多方考量後毅然決然轉調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服務,開始踏上精神護理之路,精神護理工作足跡從臨床服務、教學、研究,33年深耕於精神科臨床護理專業。這一路走來點點滴滴要感恩許多長官的提攜與家人朋友支持。離開臨床退休後,轉換跑道至學校作育英才,將臨床服務與行政管理經驗回饋學生,期待培育優秀護理專業人才。
專業延展力和提升
自基層護理人員臨床照護做起,不斷精進精神衛生護理專業能力,配合護理專業能力進階至N4,護理專業角色的改變和成就皆來自於一步一腳印,進將臨床照護經驗、成果轉譯為文字驗證,運用具有證據力的學識及技能應用於臨床,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及解決臨床實務中的問題。精神護理工作的動力來源,是在照護病人過程,護理經驗的累積和成長,病人照護歷程的回饋與肯定,從中獲得護理的專業與價值。
精神科護理是一個獨特性的專業護理職場情境,精神科護理須秉持的照護核心價值有同理心、愛和關懷,以病人為中心將護理專業運用在個別照護需求中,以同理心病人的立場去了解病人所表現的行為意義和需要。從病人的病情改善與回饋帶來對護理工作的熱誠與感動力,這也是一直未離開臨床的緣由。近年來精神臨床照護和在學校的學習有很多的翻轉,所以臨床照護更需要與日俱進,增加多元學習。
引領護理革新 建立友善職場
不論是科技發展或是社會變遷,任何事物都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有所改變,現在的精神科護理也更加關注了以前較少被關注的議題,早期學校課本的課室學習已無法及時滿足到臨床照護,精神科護理變得更多元與前瞻,因此隨者時代變遷需求必須把護理角色更廣泛延展和更提升,臨床學習動能更要從被動吸收轉為主動知識追求,像網路成癮、酒藥癮、家性暴、精神科長期照護、社會安全網等。
擔任主管期間,營造友善職場,採參與式管理,並以「同理心」作為基礎,與共事的夥伴們交流,並時刻轉換立場思考「我希望我的長官如何對待我?」或「護理人員期待、尊重的是怎樣的主管?」友善職場,它是一種信任的氛圍、夥伴關係的凝聚力,在繁忙的工作中,關懷從不懈怠,引領護理人員不斷革新和創新。
營造友善尊重職場在行政管理中是很重要的課題,護理人員值得被尊重,人事政策與合理薪資福利是最基礎面向,在醫院支持下,我們擔任主管努力替員工發聲,如次專科證照加給、績效獎金調整;感控、急診及加護病房特殊加給等。另外在臨床照護如何有效率提升照護品質,如導入護理資訊,電子化護理行動車連結各項照護構面,專案改善將照護作業流程簡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建立臨床教師制度,降低延長工時 ,提高護理人員留任才能讓病人獲得更安全優質照護品質。
退休後減法人生
生涯規劃非階梯式的上升,也非直線性的發展,人生隨時有周期性的改變與思考,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隨者年齡的增長,隨時自我覺察很重要,從自我覺察中,思考怎麼樣的人生是妳想要的合適自己的。盧主任說道:我目前過著減法人生做有意義的事,退休不意味告別專業,教學是另一個形式的延續。進入人生下半場,讓自己少一點,淡一點,勵行減法人生,讓生活簡單單純,好朋友相聚、培養新興趣、讓專業不中斷,把過去臨床經驗轉換為學校教學,同時教學相長與家庭經營兼顧是一件很棒也很有意義的事情。
盧美柔 精神衛生護理學會監事
輔英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優良事蹟:
中華民國精神衛生護理學會 研究發展獎
輔英科技大學 傑出校友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研究獎
高雄市護理師護士公會 模範護理師
台北市立忠孝醫院 模範護理師

作者與盧美柔監事合影